日前,福建省厦门市军地11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做好现役军人父母优待工作的措施》,从多个维度为现役军人父母提供优待服务,让“最可爱的人”后方无忧。据了解,《措施》将于今年9月10日起正式施行。
“现役军人父母的养老问题,一直是军人心中的牵挂,也是厦门拥军工作的重点关注领域。”厦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4月底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上,明确要求各级要对军人军属的优待服务保障措施提出用心用情帮助解决军人关心的子女教育、家属就业、父母养老等问题。
在制定措施过程中,军地调研组一行深入辖区驻军单位深入了解现役军人父母的实际需求。“官兵们面临的困难主要集中在父母养老照护、医疗健康、住房保障等方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特别是独居老人安全、突发疾病应急处置、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等,都是大家较为担心的问题。
依托调研结果,厦门军地11部门携手,围绕“托底、护航、助力、保障”路径,从养老服务、生活保障、医疗健康、住房保障、就业创业、法律服务和荣誉激励等7个维度构建全方位优待体系。“目的就是要把尊崇军人的理念落在实处,让现役军人真正感受到来自后方的温暖,安心在军营建功立业。”厦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介绍。
此次出台的《措施》一大亮点就是对现役军人父母的优待从“情感慰藉”转向“实际帮扶”。比如,医疗健康方面,现役军人父母可享受门诊、取药、缴费、住院等“四优先”服务,优先签约家庭医生,符合条件的还可申请上门诊疗、家庭病床等服务,真正贯通“院内+院外”的健康服务链;养老服务方面,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失能、高龄等现役军人父母,实行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入住公办养老机构,并优先提供家庭养老床位及定期探访关爱服务,独居、高龄、失能等现役军人父母可优先申请安装“邻安康”长者守护设备,纳入重点关爱对象,确保突发情况及时响应,实现从“机构优先”延伸到“家庭床位+紧急援助”;在住房保障方面,对符合保障性住房或者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现役军人父母给予优先支持,农村宅基地申请亦纳入优先审批范围,城乡两端同步发力,打通政策堵点。
《措施》在政府主导之外,还鼓励多元主体参与:一方面,慈善组织、爱心企业、拥军平台通过结对帮扶、优惠服务等方式,补位托底、增强温度;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宣传扩大政策触达,形成“人人支持双拥、人人参与双拥”的社会拥军大格局。(吉贵群 徐文涛)